我大概看了一下誰來我家以及誰連結我,得到一個很簡單的答案。
就是我最近的痞客邦站內訪客都是透過別人家的誰來我家,以及我去別人家的留言所反向連結而來的。


本日排行榜,第一名李亞家的這篇文章24次,第二名搜尋引擎,第三名李亞家的另一篇文章13次,第四名伊瑪家12次,第五名巧巧家9次,第六名史老師家的這篇文章8次…以上都是比我名氣大n倍的部落格名人 XD


這也許是在當初設計痞客模板時的一個貼心小步驟吧,藉由留言和誰來我家的頭像,吸引大家點連結;也許是因為比起由英文數字組成的帳號而言,圖像更有吸引力也不一定。好啦,我承認我是看圖點的其中一個啦…XD


然後我發現我在很久很久以前還不知道 twitter 的時候,就已經在某個迷你的小站用過類似碎碎唸和碎碎唸聯播的功能。可是當時在那個站只是玩票性質,而且我實在懶得搬家,外加那個介面太多 flash 元件拖垮速度,最後就沒去那個站玩了。 farieon 對那個站應該「很熟很熟」…XD


每個時間點有每個時間點的想法。之前會從 grey 跳到 grey2 ,除了 grey 很會跑框之外,最重要的是上面有一排字我記得叫 .Topmenu 的,當時很討厭那東西,所以當 grey2 把那東西變成 sidebar 的一部份之後,就一直改用 grey2 。當某一天照例從遠宅十頁拜訪大家的部落格時,忽然發現新的架構。雖然第一個念頭是「咦」,但馬上就了解原因。的確,在那之前,不管 grey wretch roodo 都不是 pixnet 的架構,grey2 頂多算是 grey 的改良品, grey 的初始模樣可以去找 pLog 裡頭有,或者可以到 BS2 玩玩他們的 blog 。雖然新的 choc 也有類似 .Topmenu 的東西,但是這次我反而知道為什麼會一直設計這個。對於使用者而言,在網址列把 guestbook 改成 blog 或 profile 的方便性,遠低於一個 click 。也因此在這次構圖時我一直沒想要把這些東西隱藏掉。


跳到主文這個設計其實我很喜歡。之前在做版面時總是要考慮,一個 1024x768 的畫面,扣掉 banner 和捲軸固定占掉的空間,再扣掉 IE 和 Firefox 的工具列網址列佔的空間,我還剩多少可以擺內容。現在暫時不用考慮這個問題,反正按跳到主文就可以跳過 banner 。李亞更厲害,她做了一個首頁和內容頁完全不一樣的排版,完全把這個問題排除掉了,反正要讀文章一定會有捲軸的嘛。不過我還是暫時把下方的回到主文和回到頁首隱藏了,因為會跑框,還不知道怎麼解決 XD


留言的樓層很妙,我搶到測試公告的專業五樓耶 XD
剛發現樓層的語法改了._. 從 b 變成 span 還加了一個 class 叫做 .floor XD


申請好友和傳送私訊是比較有改進空間的地方。並不是說做這兩個連結不好,而是人都有惰性,如果沒有主動去檢查有沒有人申請好友或者傳送訊息,基本上根本不會知道。XD 另外要說的是,基於某些理由,我暫時只加我認識的人好友。


這個模板我期待了很久,而且在開始測試之前其實就已經開始瞭解架構順便踩蟲了。:P


其實我對於有些事有點不能認同,學習這件事本來就應該主動不是嗎?今天對於樣式完全不瞭解,可以去找書翻書,網路上一大堆教學文章甚至圖解,為什麼不能試著自學呢?之前在樣式討論板看到的樣式,光是捲軸前前後後就宣告了二十幾個不同的值,哇哩…小幫手也許是個捷徑,但是太過依賴小幫手的下場就是一搬家就什麼都不會了。


忘了警告,這是一篇十分長的碎碎唸 XD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epeat ❤️ 的頭像
    repeat ❤️

    旅行的記憶

    repeat ❤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